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社区居民委员会建筑统一标识的建议》(1036号)答复

  •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6日
  • 编辑:辽宁民政
  • 来源:办公室

 

荣金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社区居民委员会建筑统一标识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社区是人民群众生活家园。多年来,厅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指导各地以满足居民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为目的,大力推进社区建设 

  、强化服务功能,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始终把服务居民群众作为社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不断完善社区服务体系。2013年,省政府转发省民政厅《关于加强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各地普遍建立了区(县、市)社区服务中心、街道(乡镇)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综合服务三级社区服务网络。城市社区和部分农村社区实行了网格化管理,从区(市、县)、街道(乡镇)、城乡社区到居(村)民小组,网格化管理的触角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按照片区、商圈、楼宇、自然屯或村民小组等灵活划分网格,每个网格配备网格员,网格员和公共服务岗位设置“AB”岗。目前,全省已有3575个社区实现网格化管理,城市社区覆盖率达85%去年,我厅联合省委组织部等15个部门出台了《辽宁省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72020)》,推进全省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二是不断拓宽社区服务内容。我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不断拓展社区公共服务、社会化服务和志愿者服务。各级社区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推进政府公共服务进社区,开展了与社区居民利益密切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实现社区公共服务均等化打造了社区“十分钟”或“十五分钟”生活服务圈。基层政府积极培育和孵化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推进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三社联动”运行机制,在养老服务、扶贫助残、医疗康复、家政服务、纠纷调解、教育培训、居民融入和农业生产技术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三是不断改进社区服务施。我厅指导各级政府采取财政投入、部门帮建、企事业单位赞助、开发单位提供等措施,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2012-2017年,省本级投入2.0995亿元,资助了599城市社区服务站建设。目前,全省城市社区“一站四室”(即社区服务站、办公室、活动室、警务室、医疗室)建设面积平均555平方米,3737个城市社区服务站达省定标准400,占社区总数的86.6%社区信息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搞好宣传指导推动“中国社区”标识启用工作20124月民政部下发了《民政部关于做好“中国社区”标识启用工作的通知》(民发[2012]66号)“中国社区”标识是城乡社区的共同象征,展现了城乡社区建设蓬勃发展、城乡社区居民团结向上的良好风貌,已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进行官方标志备案。根据通知要求,我厅指导各地全面开展此项工作 一是开展标识宣传活动。指导各地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多种媒体,发挥城乡社区服务设施、宣传橱窗、阅报栏、公开栏等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标识宣传活动,重点阐释标识外观结构、内涵寓意、应用范围和推广策略,说明标识启用推广的作用意义特别是与社区居民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扩大标识社会影响,增进标识社会认同。二是逐步扩大标识启用范围。坚持自愿自主和循序渐进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试点引路的办法,逐步扩大标识启用范围。先选择工作基础好、干部积极性高、群众参与踊跃的地区进行试点,率先在各级政府财政支持的社区服务综合设施项目点启用,对积极推广并规范使用标识的地方予以奖励或扶持。没有启用统一标识的不得参加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评选。 

  我省城市社区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着有的社区服务建设的标准和质量不高社区服务还不能满足居民需求等问题下一步,我们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大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推动“中国社区”标识启用工作按照人口规模适度、服务管理方便、资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对齐全、社区居民自愿的要求,以市为单位,依据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确定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的数量、规模、选址布局、建设方式、功能划分,按照每百户30平方米标准配建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完善城乡社区服务设施功能继续采取财政投入、部门帮建、企事业单位赞助、开发单位提供等措施,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加强一体化社区公益性信息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城乡社区信息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水平按照《中共辽宁省省委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辽委发〔201734号)的要求,进一步清理规范基层政府各职能部门在社区设立的工作机构和加挂的各种牌子,社区办公场所对外只悬挂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牌子以及“中国社区”标识。同时根据您的建议,我们大力宣传“中国社区”标识,在办公用房、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主体建筑物的显著位置安装永久性标识,进行调研试点推进将社区标识建筑粉刷统一颜色,方便居民办事 

  二、持续增强城乡社区服务,逐步满足居民多样化服务需求切实从城乡居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创新社区服务形式,强化社区公共服务功能,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能。实施“互联网+社区”行动计划,加快互联网与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的深度融合,运用社区论坛、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引导社区居民密切日常交往、参与公共事务、开展协商活动、组织邻里互助,探索网络化社区治理和服务新模式。充分发挥驻区单位和驻区各级组织的作用,形成驻区单位的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引导驻区单位和各级组织更好的发挥作用,形成合力。提高社区服务的覆盖面,通过开办社区学校、社区教育的方式,提升居民对于社区工作的参与度,还要重视对外来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让每一个居民都有便利感和获得感。指导各市制定社区工作者队伍发展专项规划和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注重发挥社区老党员、老干部和志愿者的作用,通过志愿者组织的发展来有效补充社区工作者数量不足的问题,使社区的服务内容更具广泛性。进一步拓展社区医疗保健、家政服务、养老托幼、文体教育等方便、快捷、精细的便民利民服务,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生活需求。 

  感谢您对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辽宁省民政厅

  2018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