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汤龙文
近年来,山东省平度市按照“地名普查全、成果转化快、地名保护严”的“三步法”工作思路,坚持高起点运作,全方位推进,不断完善地名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地名管理服务水平,使地名工作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主动作为,地名普查全
自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至今,平度市已全面摸清了自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之后30多年来的地名变化情况;共采集9大类、46个子类的地名信息6720余条,比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增加3122条;填写地名登记表格6500余张,标绘工作图76幅,采集多媒体文件8915个;从道路、桥梁、建筑物等方面入手查清2012-2015年新增地名500余条,对68条地名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建立普查试点和补查档案60余卷。
内业准备,考证资料全门类。地名补查工作开展以后,该市组织地名工作者和专家通过走访调查,查阅档案、志书、报刊,实地考察谱牒、碑碣等方式,考证和纠正错误的地名来历共计300余条,补充地名考证资料20余篇,征集地名故事200余个。通过以上各种方式、方法的努力,确保了普查(补查)和成果转化工作的整体质量。
外业采集,各方人员全到位。通过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方式,该市将地名普查(补查)中技术含量高、专业要求高、工作难度大的部分工作外包给技术合作单位,利用近3个月的时间,由技术合作单位工程师和各镇(街道)及成员单位的2000余名工作人员,携带GPS等专业工具,保值保量完成了地名补查外业工作,并及时充实到地名数据库。
严格程序,安保措施全方位。《平度市地名图集》和《平度市地名志》编纂过程中,该市通过市政府办公室印发通知和方案征集资料后进行总纂合成,同时,严格遵守平度市专家组、青岛市民政局专家组和省厅地名研究所专家组评审的程序,并积极征求市委、市政府、人大、政协的意见,最终定稿出版。为了保证地名资料的安全,该市通过会议、通知等方式,及时开展安全保密宣传,积极主动与各镇(街道)、各成员单位签订安全保密责任书,购买安全保密柜等装备,存放密级以上的各类文件、图纸和设备。
攻坚克难,成果转化快
平度市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和全体成员,按照平度市委、市政府关于各项工作必须以“三上精神”(即盯上、靠上、豁上)和“三干作风”(即肯干、会干、能干)的要求全面发力,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脚踏实地干事创业。在完成地名补查和成果转化的两年多时间里,全市上下所有参加补查和成果编纂人员,自觉主动地协调好工作和生活矛盾,将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做到了随叫随到、随时随地上报各种资料和表格。
组建机构队伍快。为了切实把成果转化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针对普查试点后组织机构人员变动较大的问题,平度市政府及时研究补充地名补查和成果转化工作领导小组,各镇(街道)、各成员单位组建了专门工作机构,明确了专门的补查人员,以文件形式明确了各自职责、工作方案和考核实施细则,各单位按照方案的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及时上报月计划和总结,市政府定期通报督查。该市在省市两级培训班结束后,又及时举办了地名补查、镇(街道)政区图制作、《平度市地名图集》和《平度市地名志》编纂等3期培训班,邀请了青岛市民政局技术合作单位和史志办专家进行了辅导授课。镇(街道)和各成员单位分别组织相关村(居)和下属单位学习培训50余场次,全市约2000余人系统学习普查(补查)和成果转化等业务知识。
资金经费到位快。自2015年10月份以来,平度市预算地名补查和成果转化资金77万元,拨付到位76万元,与青岛市地名普查技术合作单位亿城通签订了两次相关合作协议。确保了2016年出版发行《平度市地名图集》,2017年出版发行《平度市地名志》,较好地完成了每年度出一个成果的任务。目前,该市已预算2018年度成果转化资金100余万元,正在按照山东省民政厅关于编纂《地名词典》和建立省、市、县三级《地名保护名录》的通知要求,完成成果转化工作的收尾工程,最大限度地发挥普查成果的社会效益,更好地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
成果转化动作快。截至目前,平度市已制作完成17个镇(街道)、开发区地名图、平度市政区图、城区图和界线管理工作图20余张,并印刷发放3000余张,出版发行《平度市地名图集》2000册。值得关注的是,出版发行《平度市地名志》的消息被国家地名普查网站、中国行政区划网和民政部门户网站登载,在社会上引起良好的反响。因为成果转化成绩突出,2016年11月,青岛市地名普查和成果转化经验交流现场会在平度市召开。
求真务实,地名保护严
平度市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县,进一步挖掘、弘扬和保护平度历史地名文化内涵,这对于打造平度的文化品牌以及推动平度经济文化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已成为平度人民的共识。
加强地名宣传。平度市委、市政府始终要求各镇(街道)和各级单位要提高地名工作的社会知晓度。该市充分运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多种媒介进行地名宣传,同时,通过印发宣传册、海报、标语和地名补查“明白纸”,设立地名标志广告栏和社区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纵深宣传。据统计,截至目前,平度市充分利用地名工作群、微信群、邮箱和手机等电子平台,向社会群发宣传短信10000余条,制作宣传手提袋2000余个,发放地名补查海报4个系列8000余份,做到了镇(街道)有宣传册和培训教材,村有“明白纸”、宣传标语和宣传海报。
规范地名命名。近年来,针对平度市地名命名工作中存在着先建后命名、边建边命名等命名滞后和配套工作不协调、不到位及道路名称中存在的“同名同音”的问题。该市按照镇(街)申报、市民政局审核、成员单位会签、各级专家论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呈报市政府研究的程序,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研究山、河、路名等地名命名工作,使得平度市近200余条道路等有了标准名称,并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地名工作成员单位的职责,进一步规范了平度市地名命名、更名、发布和使用的程序和办法,提升了地名法治化、科学化、标准化水平,优化了城镇地名环境和提高了城镇文化品质。
强化地名保护。平度市结合第一、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和2012-2015年的地名补查资料,安排专职领导和工作人员与各镇(街道)、村(居)的专职人员一起,认真考证每一个地名的名称来历、历史沿革、实体概况等具体信息,于2017年6月份初步形成平度市首部地名保护名录初稿,初稿收录地名5600余个,其中包括历史地名300余个,现今地名4800余个,规划地名500余个。目前,该市正在组织相关专家评审。
信息来源:中国社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