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
《关于进一步推动社区普遍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第0008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09日
  • 编辑:辽宁省民政厅管理员
  • 来源:厅办公室

章楠委员:

  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动社区普遍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综合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健康委、省数据局意见,现答复如下:

  2024,我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295万人,占常住人口29.4%,人口老龄化程度位居全国首位,具有基数大、增速快、失能化、空巢化等特点。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业既是涉及亿万群众福祉的民生事业,也是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随着居民收入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和养老观念更新,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动社区普遍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对我省持续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和养老服务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健全养老服务网络,优化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强化以失能老年人照护为重点的基本养老服务,健全分级分类、普惠可及、覆盖城乡、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取得一定成效各类施连点成线、聚线成网、可感可及。

  打造智慧化养老服务场景

  (一)积极推进智慧养老服务。争取沈阳、丹东市为国家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建设试点积极开展互联网+养老服务平台建设,搭建全省统一的养老服务管理信息系统,9地市已开发运营市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省内12户企业、17款产品纳入国家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沈阳东软熙康医疗系统有限公司、沈阳市华研电子有限公司等9家养老服务企业获评国家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单位,持续发挥引领作用。省数据局以建设完善辽事通平台为抓手,深入推进一网通办,在养老助老方面打造养老助老专区,为老年人提供了高龄津贴申请、医保共济、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等33项适老助老服务事项,2024年全年累计提供服务280余万次。开通居家适老化改造焕新补贴申领渠道通过辽事通首页以旧换新专区可领取智能马桶、智能床等居家适老化产品补贴,让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红利持续惠及更多老年人。

  (二)丰富数字技术适老化产品供给。辽宁联通推广联通看家等数字化产品,为老年人提供“跌倒看护”“智能提醒”等智能服务,形成“终端+云存+AI应用”一体化解决方案,满足现代家庭对老年人看护的需求。辽宁移动推出超级SIM守护宝产品,供用户随时掌握家中老年人的位置,定时发送吃药或血压监测等信息,同时提供电信反诈提醒技术,快速中断诈骗电话,保障老年人的信息通信安全。辽宁电信推出天翼看家、“AI守护”等家庭看护产品,满足爱老护幼、看家护院等场景需求,为老年人提供更安全的居家环境。以及打造5G+智慧养老综合监管一体化平台,为居家养老提供更加安全、便捷、智能的新模式,积极推动1200户经济困难老人进行适老化床位改造,满足居家养老基本需求。

  (三)拓展物业服务范围。省住建厅与省委组织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服务与城市社区治理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在做好基础物业服务的基础上,探索“智慧物业+生活服务”模式,为家政服务、居家养老等生活服务提供便利,着力构建线上线下生活服务圈,连接居住社区周边餐饮、购物等商业网点,为居民提供社区养老、老年助餐等个性化服务,满足居民多样化生活服务需求。

、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人才培养,提升服务质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辽宁省经济社会若干领域稳增长惠民生政策举措》(辽政发〔20251号),对养老、家政、康养、照护领域急需紧缺的职业(工种),培训补贴上浮10%。省人社厅指导各市按规定将相关职业(工种)纳入培训补贴目录,并会同省财政厅将养老护理员、健康照护师(长期照护师)等纳入全省第一季度急需紧缺技能类职业(工种)目录,引导全省优质培训资源、培训对象集聚。省教育厅加强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支持职业学校教师到相关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实践锻炼,增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组织社会力量,提升为老服务。印发《关于进一步统筹整合民政资源增强乡镇(街道)民政服务站服务效能的指导意见》(辽民发〔202466),全省1174个乡镇(街道)民政服务站将包括经济困难高龄老年人、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特殊困难老年人等在内的老年人群体纳入民政服务站服务范围,明确为其开展探访巡视、就医陪护、协助申请救助资金、看护照料、权益保护等服务。按照《养老机构岗位设置及人员配备规范》,要求养老机构每200名老年人(不足200名的按200名计算)配备1名社会工作者。

  )坚持以赛促建,推进梯队发展。定期举办省级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建,形成人才规划、培训、奖励的闭环。2024年,举办三类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省民政厅会同人社厅、总工会举办2023年辽宁省民政行业(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暨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辽宁省选拔赛,沈阳等七市一区举办第二届沈阳都市圈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辽宁省人民政府主办辽宁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养老护理员赛项。通过职业技能比赛,全省1人获评全国技术能手称号,4人获得全国民政行业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和优胜奖,2人获得辽宁技术能手”“辽宁五一劳动奖章称号,掀起比学赶超、拼技能、争一流的热潮。

、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加快发展 

  (一)积极争取国家提升行动项目。十四五期间,沈阳、锦州、本溪、丹东、抚顺、大连、辽阳市先后被确定为民政部、财政部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地区,累计争取国家资金1.56亿元在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居家上门服务、智慧养老务等方面进行探索发展为经济困难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建成家庭养老床位超过1.5万张,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超过3万人次。

  (二)率先在全国开展县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2020年至2022年,省政府连续3年将建设一定数量的示范型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列入省《政府工作报告》民生实事,累计投入补助资金1.12亿元,支持各地新建(改扩建)150个街道层面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综合体),并无偿或低偿交给社会资本运营。各级各类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服务机构、物业、家政、餐饮、爱心公益组织等为老年人开展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助急等定制服务,鼓励养老机构打开围墙延伸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推选“15分钟养老服务圈示范点位50个,带动引领提升全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总体水平。

  )积极稳妥推进老年助餐服务。20243月,经省领导两次审定,省民政厅会同13部门印发《辽宁省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实施方案》,各市结合实际细化政策措施,通过实施分类补助,因地制宜地规划布局老年助餐服务设施,探索各具特色、灵活多样的老年助餐服务,稳步提升老年助餐服务覆盖面和质量,破解居家老人做饭难、吃饭难问题省级下拨老年助餐服务补助资金,支持各地开展对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助餐服务。组织实施2024年社区长者舌尖幸福慈善项目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各类媒体广泛宣传老年助餐服务政策,准确传递党和政府惠民利企举措,提高群众特别是特殊困难老年人对助餐服务点位和政策的知晓率,使老年人就近就便选择就餐方式。全省老年助餐服务机构发展到776家,日均服务老年人1.5万人次,总结梳理7“X+助餐模式,陆续向民政部推送了8个典型案例。依托全省困难群众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积极总结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经验模式

  )拓展社区和居家医疗服务。探索形成医养签约合作服务、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养老机构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等四种服务模式。65岁及以上老年人纳入家庭医生签约重点服务对象,优先签约、优先服务,根据签约居民健康状况和服务需求,为失能、高龄或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提供适宜的上门医疗护理服务,进一步提升签约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选派护理骨干针对老年护理进修专业学习,鼓励护理人员参加老年护理专业资格考试。积极发展社区和居家护理服务,省卫生健康委共审批互联网医院126家,在线开展呼吸、心血管、内分泌、营养、心理等多病种诊疗服务;247家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2024年累计服务3.97万人次,将医疗机构内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居家,惠及更多高龄或失能老人。

  虽然我省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服务不够多样化、人性化、高效化,服务项目不精准,供需之间不相适应等问题今后,我们将进一步采纳您的建议,提出落实措施如下:

  (一)贯通三类养老服务形态。满足大多数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支持引导老年人家庭按需实施适老化改造。配合省商务厅举办全国家居焕新季启动活动暨辽宁以旧换新发布活动,遴选优质企业现场分享经验并征集居家适老化改造企业采取消费场景沉浸式打造移动快闪形式展现辽宁家居焕新新场景,营造全国家居焕新良好氛围。培育和发展专业化上门服务机构,发展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为老年人就近就便提供助餐、助医、助浴等六助服务。落实各项优惠扶持政策,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兜底保障型、普惠支持型、完全市场型三类养老机构。深化公办养老机构委托运营、转为国企等体制机制改革,在做好兜底保障基础上,空余床位向社会开放,扩大普惠性养老服务供给。

  推进医养融合发展。民政部门配合省卫生健康部门持续有效增加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供给,培育一批社区(乡镇)医养结合服务设施按照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分布情况、基础设施状况和服务能力,指导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开展更多样化的签约服务合作。持续推进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安全、规范、优质的医养结合服务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落实我省2024年出台的《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聚焦人才引、育、评、用、留关键环节,推动养老服务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实施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提升行动,省、市、县分级培训从业人员。以深化产教融合为手段,推行现代学徒人才培养及育人体系。引导具备条件中高职及大中专院校筹备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推动学校与优秀养老机构建立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落实人才奖补、褒扬激励等政策,吸引专业人才到养老服务领域就业创业。执行国家即将出台的养老服务师职业资格制度,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职业转换通道。加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纪律作风与职业道德教育,依法落实从业禁止。加大对养老机构服务价格、服务质量、服务项目等宣传和对养老服务人才先进事迹和奉献精神的报道,引导全社会尊重养老护理员的劳动创造和社会价值,切实提高社会对养老工作的知晓度和认可度,有效提升养老人才的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同感。

  )加快养老科技和信息化发展应用推动智慧养老场景拓展推动各基础电信企业利用5G、物联网、AI等技术,积极探索智慧养老场景应用。如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老年人居家环境的实时监测,保障老年人居家安,为个性化养老服务提供数据支持等。

  感谢全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