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社区居民在长者食堂用餐。曲斌 摄
本报记者 崔振波
“办得太好了,我们确实感受到了温暖和幸福。”2月23日,抚顺市望花区和平街道雷锋社区长者食堂内,30余名老年居民正在一起用餐,对食堂的环境和菜品连连称赞。72岁的李玉凤和69岁的杨久兰结伴来吃午饭。面对记者采访,她俩高兴地说:“到这里就餐,就像回家一样,饭菜可口、舒心温暖。”
这里的厨房窗明几净,配备有崭新的炉灶、电饭煲、消毒柜等设施。就餐区域,环境温馨舒适,桌椅十分干净。考虑到老人的膳食结构,食堂在套餐搭配上费了不少心思,有12道菜肴、营养粥、小菜和特色主食。更重要的是价格不贵,服务贴心,让前来就餐的老年人感受到满满的幸福。
一日三餐关系着居民养老的幸福指数,“做饭难”“吃饭难”是困扰很多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问题。雷锋社区有2000多户居民,其中老年人口占一半以上。如何服务好这些老年人,是社区的头等大事。去年,雷锋社区以居民养老服务需求为出发点,“走出去”学习成功经验和做法,广泛开展走访调研,了解社区广大居民特别是老年居民的实际需求,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引进社会服务企业进驻,建设长者食堂。2023年12月18日,面积270余平方米的雷锋社区长者食堂正式投入运营。
“长者食堂,食品安全是第一位。所有食材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确保新鲜。”长者食堂负责人刘大钊说,根据老年人的口味和需求,菜品荤素搭配,保证营养均衡。早餐有豆浆、包子、油条、小菜等。午餐有12道菜,可自行点餐,66岁以上的老人还可享6.6元的套餐。除了堂食,食堂还根据高龄独居老人、行动不便老人的实际需求,提供助餐、送餐服务,让辖区老年居民都能在家门口吃上“放心饭”。
望花区雷锋社区党委书记吴振华说:“长者食堂是社区完善养老服务、补齐民生短板的重要成果,我们将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和形式,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为居民提供代办代买等全方位的便民服务。”
抚顺市以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为理念,把解决老年人“就餐难”作为重要内容来抓,通过建设长者食堂,不仅大大方便了老人们的日常就餐,还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走出家门、交友谈心的平台,使他们的精神状态和心态都能得到良好的改善,心情更加舒畅。
据了解,抚顺市现有老年人56.32万人,占总人口的30.26%。为满足社区老年人就近就餐需求,抚顺市主要采取三种形式开展老年人助餐服务。一是发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功能,以示范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的集中就餐点,并对居家老年人开展上门送餐服务。二是新建社区长者食堂。组织4个城区利用政府闲置资产、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引入社会力量运营,试点建设社区长者食堂,为老年人提供便捷、安全、实惠的就餐服务。三是拓展养老机构服务。按照“就近设置、方便老人、自愿进入”的原则,鼓励民办养老机构完善内部食堂建设,打开围墙,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就餐送餐服务。
截至2023年底,抚顺市已有17家社区长者食堂投入运营,日服务老年人1500余人。今年,抚顺还将新建10个社区长者食堂。
信息来源:2024年02月27日 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