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邮箱系统
  • 报送系统
  • 无障碍浏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基层信息

养老护理有缺口,沈阳加快“补短板”

  “银发时代”到来养老人才需求增大。

  在沈阳市的五彩阳光城养老服务中心,82岁的罗奶奶正和几位老友围坐一圈“比拼”彩铅画手艺。一旁的护理员慕金歧轻声点赞:“这片叶子画得像真的。”罗奶奶抬头,眼里闪着孩子般的得意:“小慕啊,我年轻时候可是美术老师。”这样的场景,是沈阳养老服务行业温情的一面,但背后却藏着另一重现实——这座老龄化率高达31%的城市,正面临一场“守护者”的紧缺之战。

  “凌晨3点帮失能老人翻身,早上6点准备早餐,白天陪老人做康复训练,晚上还要处理突发情况……”这是“90后”护理主管慕金歧的日常。作为沈阳市规模最大的养老机构,五彩阳光城养老服务中心里1200余名老人的生活,全靠200人的护理团队支撑。

  “我们像在跑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赛。”该中心护理主任叶娜坦言,团队中70%的护理员年龄在五十岁左右,“有的护理员给老人喂饭时自己都累得手抖”。数据显示,沈阳养老机构护理员缺口超2000人,社会面上门服务缺口更达4万人。而在这座城市,每3至4个户籍人口中就有1位老年人。沈阳市民政局养老保障和促进监管处沈华介绍,全市一线养老护理员平均年龄50岁,初中以及中专学历者占主流,专业化培训不足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低认可”成为职业吸引力硬伤

  慕金歧,毕业于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如今已是养老护理员高级技师。尽管年纪轻轻,但他已在养老护理行业崭露头角。从市级到省级,再到国家级的各类养老护理技能比赛中屡获佳绩。荣获“全国技术能手”“辽宁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坚守下来的慕金歧是极少数,他坦言,“自己从小在家中老人身边长大,对老年人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干久了,也觉得这是一份温暖的工作。然而,我的很多同学却并不这么想。给老人导尿排便、夜间值守是常态,月薪四千多元,很多人在实习期没结束就不干了。还有的同学及家人认为养老护理是“伺候人”的工作,干脆连养老机构的大门都没进。”五彩阳光城养老服务中心护理团队中年龄在25至35岁之间的专业人才大概占到30%,他们主要来自职业院校的定向培养项目。这些年轻人需掌握生活照护、保健康复、心理抚慰等复合技能,但入职后流失严重。“养老护理员毕业生第一年的流失率可能高达30%-40%左右,第二年的流失率相对第一年可能会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大约在20%-30%,到第三年,流失率会进一步下降,但仍处于一个不容小觑的水平,可能在15%-25%左右。”沈阳市民政局养老保障和促进监管处沈华介绍。

学校培养缓解行业“贫血”

  除了社会招聘之外,沈阳市养老人才培养主要来自校企合作。沈阳市职业院校已形成了由本科、专科和中专等三个层次构成的养老人才培养体系。在沈阳医学院、辽宁医药职业学院、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沈阳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5所高校和沈阳市中医药学校、辽宁何氏医学院附设中职班等10所中等职业学校,开设护理、中医康复技术、康复技术、智慧健康养老服务、老年人服务与管理、营养与保健等6个相关专业,目前相关专业在校生约1万余人。

  辽宁医药职业学院是我省养老专业招生人数最多的高职院校。其中,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是我省养老相关专业中唯一的五星级专业。在校生399人,毕业生360人,年招生量在180人左右。在提到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时,该校健康管理系主任姜涌表示,养老专业毕业生的留存率在50%左右,而这一数据在众多开设养老相关专业的院校中算是高者,很多院校学生面临“毕业即转行”的窘境。

  对此,姜涌呼吁多措并举提升养老护理行业吸引力。当前许多学生对养老行业抱有热情,但常因家长而被迫放弃。她建议通过评优活动提升职业荣誉感,传播“养老服务是福报事业”的理念,推动提高养老护理员薪资待遇,形成社会、家庭共同支持从业者的氛围。同时,企业需建立成长包容机制,帮助毕业生完成过渡。鉴于从业者长期面临身心双重压力,建议养老机构设立心理咨询室,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筛查,建立“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干预”机制。

政策举措让“守护者”温暖

  目前五彩阳光城养老服务中心已经实行两种倒班模式,除了传统的24小时轮班制之外,增加了正常白班来缩短单次工作时长。中心也添置了电动移位器、健康一体机、多功能水疗机等来减轻护理员工作强度。慕金歧每次外出参加比赛,都十分羡慕同场竞技的医护专业从业者。他的愿望是,养老护理员也能参照医疗、教育体系建立职称评审制度,并将职级晋升与专业技能、服务年限、薪资待遇直接挂钩,让从业者“看得到发展前景”。

  面对这场“银发保卫战”,沈阳市正在打出政策组合拳。在最新出台的《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若干措施》中,一条条“真金白银”的条款格外醒目:毕业生入职最高补贴6万元,相当于普通护理员一年多的工资;高级技师每月补贴1000元,“以技提薪”提振信心;实施千人培训计划,对养老从业人员全免费支持;举办职业技能竞赛,竞赛表彰+职业晋级多重奖励;选树“优秀院长”“优秀护理员”,全面提升社会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

  摄影:记者姜雪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信息来源:2025年03月17日 辽望·辽宁日报

【字体: 【打印】 【关闭】
  • 下一篇:
  • 上一篇:

本网站各类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辽宁省民政厅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办公电话:024-83998446 网站地图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青年大街260号 邮编:110015   辽公网安备 21010302000818号   网站标识码2100000059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050149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