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邮箱系统
  • 报送系统
  • 无障碍浏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经验交流

山东省寿光市
打造“五彩地名·乡村振兴”服务品牌

  刘虎 孙玲玉

  去年以来,山东省寿光市认真贯彻实施“乡村著名行动”,深化乡村地名管理服务改革创新,充分发掘乡村地名文化内涵与价值,着力打造“五彩地名·乡村振兴”服务品牌,有力推动乡村地名工作高质量发展。

  彰显特色优势

  寿光市以“红色”地名促党建、以“黄色”地名助推文化传承、以“白色”地名助推生态保护、以“蓝色”地名助推文旅融合、以“绿色”地名助推蔬菜产业发展,打造具有特色的“五彩地名”。

  寿光市秉承“保护红色地名,传承红色文化”工作理念,依托马保三故居、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陈列馆、陈少敏纪念馆、张玉山故居等革命历史纪念地(馆),充分挖掘红色地名地标资源,打造15处党性教育实践基地、9个主街党建“红色文化长廊”、19个红色地名文化宣传栏、5处红色地名文化广场。此外,多角度深挖红色旅游资源、多渠道推出“红色”打卡地、多部门共建“红色教育”观摩线路,积极融入省级红色研学游线路及基地。

  寿光市分级建立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将31个古遗址、6个古建筑、12个古墓葬、7个纪念地等列入保护名录;活化“仓颉造字”“唐王东征”“植庭学校”等15处地名文化遗产,研发相关地名文化创意产品,传承开发宏源白酒、草编、鸟笼制作等11处非遗传习所(基地);建立地名服务志愿者队伍,推进地名文化进村入社;录制《侯镇印记》《地名里的潍坊》等地名文化视频,并在网络平台相继播出。

  寿光市充分利用古遗址地名,重点开发挖掘商周时期双王城、东周王家庄子、唐宋侯辛庄、羊口官台等多个盐业遗址群的现代价值,发展盐业历史地名文化,提高盐业文化认同和价值取向。深度挖掘“卤水制盐技艺”国家非遗文化内涵,依托水盐联产非遗示范,传承卤水制盐技艺,打造集功能水、营养盐、日化、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夙沙”品牌健康产业。

  寿光市依托濒海地理优势,推动乡村地名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因地制宜打造“蓝色”地名文化旅游品牌,开发巨淀湖风景区、林海生态博览园、国家滨海湿地公园等景点,建设寿光极地海洋世界(海洋馆)、侯镇古商贸街、羊口镇塘头古村等具有寿光传统地域特色的旅游综合体项目;举办巨淀湖元宵灯会、羊口镇祭海节、侯镇宏源酒文化节等民俗活动,将地名文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通过开展海洋地名产品赋能工程,推介“寿光毛蚶”“羊口咸蟹子”“老河口白蛤”“羊口虾酱”等一批海洋地理标志产品,助力乡村发展特色美食旅游。

  寿光市立足蔬菜产业优势,为“桂河芹菜”“浮桥萝卜”“寿光大葱”等16个“国标”地名农产品,以及“文家韭菜”“斟灌彩椒”“纪台长茄”等30多个“土字号”地标特色产品,设置“绿色”地名注册申请备案模块。同时,积极引导企业、村委会、社会力量共同搭建20多个“乡村地名+蔬菜电商”平台,如古城番茄、侯镇葡萄、化龙胡萝卜、田马香瓜等“一镇一品”品牌,为当地地名文化和蔬菜文化产业双重赋能,以“绿标”地名提升农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建强工作机制

  为了助力“五彩地名·乡村振兴”服务形成品牌效应,寿光市建强工作保障机制、推进先行试点示范带动、依法依规确保规范,加强信息化建设,广泛吸纳群众意见,助力乡村地名文化传承。

  寿光市健全完善区划地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乡村道路命名联动协调机制,形成政府主导、民政推动、部门联动、镇(街)实施的工作体系。通过政府补助、企业资助、镇(街)赞助、村民捐助等多种方式,因地制宜多方筹措资金,有力保障了乡村地名工作的顺利开展。

  寿光市选取稻田镇全域及洛城街道部分特色村,组织开展乡村道路命名先行区试点,利用三个月的时间,组织专业团队,全面摸排道路,建立详细台账。结合试点各村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风土人情、特色产品、典型景观、发展成就等资源,集思广益、凝聚民心,打造乡村特色产业、旅游、纪念地等地名品牌。2024年,全市857个村全面铺开乡村道路命名工作,共收集包括村内主干街路巷等乡村道路名称5600余条。

  寿光市严格落实新修订的《地名管理条例》《潍坊市道路命名工作规范》等要求,规范各项工作管理流程环节,依法依规命名更名。镇(街)根据村提报的方案,组织地名有关专家、相关单位展开讨论研究、实地调研、评审论证。地名方案由各镇(街)报民政局地名办审核后,再报市政府审批确定为标准地名。同时,强化地名方案对命名更名、标志设置、地名文化保护等事项的引导约束作用,注重地名方案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配套、同步更新、并行实施。建立地名标志巡检制度机制,制定出台《寿光市乡村地名命名实施细则》,截至目前,共巡检出不规范道路命名71条、不规范道路标志牌设置12处,道路命名更名备案信息88条。

  扩大社会参与

  寿光市开展地名保护名录编制工作,经过基层申报、专家评估、征求意见、评定审议等程序,将19个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乡村地名纳入寿光市首批地名保护名录;积极开展“命名一道路,凝聚一条心”系列宣传活动,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地名命名和文化传承;开展“抚今追昔——三圣故里地名文化故事征集”,共收到地名故事、名人轶事、优秀村落遗址文化、民间传说等200多个。

  寿光市依托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和互联网地图,借助社区网格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力量,加大乡村地名信息采集力度,采集上传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村邮站、农家乐、采摘园等名称。整合行政区划设置、已勘定的行政区域界线、各类型乡村地名、乡村标准地名地址等数据,形成乡村地名“一张图”,为农业农村、自然资源、文化旅游、社会治理等领域提供标准、规范、翔实的区划地名信息服务。

  发动群众参与和支持乡村地名建设,不断满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对乡村道路命名的需求。例如,王望村围绕村名中的“望”字,命名了众望路、名望路、德望路、声望路;西风亭村、东风亭村因传说有凤凰来栖分别命名了凤仪路、桐荫街和凤鸣路、桐香街;南夏村因出产的矿泉水出名,故命名了甘泉路、涌泉街;崔岭东村因拥有一棵地标性的老枣树,故把主路命名为枣香路等。

  信息来源:2024年08月30日 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关闭】
  • 下一篇:
  • 上一篇:

本网站各类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辽宁省民政厅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办公电话:024-83998446 网站地图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青年大街260号 邮编:110015   辽公网安备 21010302000818号   网站标识码2100000059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050149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