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邮箱系统
  • 报送系统
  • 无障碍浏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经验交流

激发活力 营造氛围推动社会组织创新发展

    近年来,沈阳市铁西区委、区政府对社会组织发展工作高度重视,社会组织管理工作已初步形成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依法监管的管理体制。
    一、创新保障机制,为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提供良好外部环境
    一是高度重视。区委、区政府坚持把社会组织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区“十二五”发展规划,成立了分管区级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领导小组,形成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高效运行的工作体系。
    二是加大投入。将社会组织工作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开展社会公益和服务项目,即为每个社区每年拨付一万元。同时,为“铁西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投资近80万元,用于解决社区宽带和电脑与其服务不能匹配的问题。此外,为扶持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对其无偿提供办公、活动场所近400处,面积达3万余平方米。
    三是搭建平台。区委区政府注重发挥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听民声、督政务、促和谐、谋发展的职能作用,在每个社区建立“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努力打造一座与群众相通的“连心桥”。同时,在“两代表、一委员”中增加社会组织人员比例,其中党代表31人、人大代表21人、政协委员12人。近年来,“两代表、一委员”通过100余件提案和建议来参政议政,为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提供了参考依据。
    二、创新培育机制,创造条件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一是把握方向。加强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成立了由区委组织部牵头的“两新”组织党工委,在每个社区建立“社区社会组织联合党支部”,每年拨付200余万元党建专项经费,确保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坚持政社分开。积极引导社会组织独立运行,目前全区党政机关办协会清理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并对10个常年不开展活动、不能发挥作用的社会团体进行了清理。同时,通过采取逐一突破的方式,对社会组织人员、住所、资产、职能、收费等进行规范,截至2014年底,全区近100名机关事业干部退出社会团体中的领导职务。
    二是推进改革。在全市率先建立“铁西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基地采取“政府支持、专业团队管理、公众监督、社会民众受益”的运营模式,为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社会组织提供支持和帮助。目前,已有12个公益项目及19个社会组织孵化成功,为全区社会创新管理起到了示范和引领的作用。创新社会组织登记体制,对区内公益慈善类、社区服务类组织进行直接登记。目前已直接登记10个社会组织,占全省直接登记社会组织数量近10%。同时降低准入门槛,对这两类社会组织开办资金不作要求。坚持重心下移,将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权下放到街道,使街道与社会组织直接对接,简化了手续,提高了效率。
    三是精心培育。大力培育和扶持公益项目和服务组织,建立志愿者服务信息平台,实名制志愿者达到61510名。在培育辽宁省首家由高校教授开办的专业社工服务机构——“铁西区乐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后,又引进同样具有可复制性、有品牌效应的“铁西区青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逐步建立起以社区为平台,以社工为核心,以社会组织为抓手的“三社联动”机制。始终遵循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运用专业的技巧与方法为居民提供专业的社工服务。“敲敲的爱”公益项目自2013年开展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该项目惠及2个社区400多名空巢老人,有效防止了空巢老人因缺乏家人经常性的照顾,突发疾病、遇紧急事件无人知晓、无人帮忙的潜在危险。为普及国学知识,提高国民素养而创办的“弘韵国学”公益讲堂,自开办以来已走进社区、学校、企业、区老年大学,近千人受益。这两个项目均在2014年首届沈阳市公益创投大赛中获奖。
    四是促进规范。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内部管理制度,推动社会组织信息公开,提高社会公信力。按照突出重点、拓宽渠道、活化方式的思路,加强年检工作,应检年检率达到100%。建立健全评估制度。2013年,在全市县区中率先开展社会组织评估工作,采用分类评估的方式,以评估促发展,推动社会组织进一步规范自身建设。完善外部监督体系,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捐赠者、会员和居民代表为义务监督员,参与对社会组织的检查和监督,以《铁西周报》、民政信息网、社会组织网为载体强化舆论监督,引导社会组织依法运行。
    三、创新服务机制,推动社会组织在社会事业发展中发挥作用
    一是探索社区管理新体制。从最初成立的“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到现在改造升级后的“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在理顺社区社会组织与居委会关系的同时,也为社区社会组织提供诸如培训、交流、展示、能力建设等一条龙服务,使其在整合社会组织资源、完善社会组织管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等方面作用突出。在此基础上,逐步将活动场地、设施等委托给社区社会组织进行服务与管理。为强化社区自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在两个街道试行“一委(社区党组织)、一居(社区居委会)、一中心(社区工作服务中心)、多社团(各类社区社会组织)”的组织架构。2014年,铁西区培育发展了“沈阳市铁西区爱家卫生保洁服务中心”等5家可以承接弃管小区卫生保洁服务的专业社会组织,既解决了弃管小区管理难的问题,又减轻了社区管理压力。按照“费随事转”原则,政府将相关工作经费直接拨付给社会组织。
    二是助推养老服务做贡献。目前,全区老龄人口已超过20万人,占总人口的19.8%。针对老龄化程度加重趋势,铁西区在发挥社会组织为老服务作用上狠下功夫,率先创办铁西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力打造“私人定制”、“一键式呼叫”服务模式。先后投入280万元资金,为全区3万户老人订制了“一键通”电话,使他们足不出户就可享受优质服务。同时,积极探索社会组织运营试点工作,通过整合全区70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站和500余家服务企业,无偿提供服务场所、设施、水电费用、公益性岗位等方式,降低其运营成本,助推社会组织为老年人提供诸如医疗、家政、送货、送餐、代缴费等全方位服务。“铁西区金牌居民生活服务中心”和“铁西区连霞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的老年人午餐工程,得到了市里充分肯定。

    三是拓展服务载体广覆盖。近年来,社会组织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方式,服务社会,服务群体。通过举办“邻居节”、“厨艺大比拼”、“居民趣味运动会”等活动,营造“相互关爱、温暖同行”的良好氛围;社会组织通过自编自导自演的广场晚会、秧歌舞蹈比赛、摄影书画展、知识竞赛等活动,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开展残疾人趣味运动会、盲人采摘、手工制作等活动,传递党和政府的关爱;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子等居民互助活动,满足空巢老人的生活需求。通过开展“夕阳博客”、“银发时尚”、“长者故事会”、“翻拍老照片”、“陪聊”等助老服务,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信息来源:沈阳市铁西区民政局

                                                                                   (编辑:孙璐  审核:周家权)

【字体: 【打印】 【关闭】
  • 下一篇:
  • 上一篇:

本网站各类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辽宁省民政厅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办公电话:024-83998446 网站地图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青年大街260号 邮编:110015   辽公网安备 21010302000818号   网站标识码2100000059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05014904号